【杜兰说AI】杜兰对话尹烨:科技进步 不要仅仅追求生命的长度
2025年04月01日 17:00
也是在做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预测,我们面对这些预测之後,我们会非常恐慌,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多麽聪明的人。你其实都难以准确的预测未来,对这个世界,我们其实有很多未知的地方,同样,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持的是好奇心。应该保持的是对这种技术的敬畏之心,才有可能在这个我叫做 ai 一天人间一年的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好好的活着,好好的创业!那包括我也想问尹总,就是那个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他就说未来十年 ai 可以包治百病。
那麽这件事儿您怎麽看这个问题,我经常是鼓励自己,鼓励我们所有的学员和企业家和所有的用户,我说这十年咱们一定得挺过去,咱们得好好活着,不光是身体要健康,企业也要能撑下去,可能我们会迎来无限的未来。所以尹总从生物学的和 AI 高峰相会的这个角度给我们讲讲这个未来十年是不是真的是包治百病了?
尹烨 39:08
这个问题,我是从这两年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因为我现在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都来,我并没有看到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公平性的福祉。反而因为科技的进步,他把人类在智力这个问题上的筛选变得更加的严重,就等於说原来。
这就是我说的AI平权,您觉得还没有做得到?
换言之就是这麽说,我们假定说今天都会开车这件事情,你只要是我们说一个普通人。只要四肢健全,甚至一部分简单的残疾,我们都能开车,但是到了 AI 这个层次以後,不仅仅是 ai 包括我们自己很多的生物技术,他以为底层的逻辑越来越覆杂。他对於今天物理,化学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使得很多的人没有办法。从他的一种,特别是他过去,假如说没有很这种数理功底,你比如说我以前我就没上过大学,你现在给我突然来了这麽多稀奇古怪的一些概念,看起来一会包治百病,一会我就能够怎麽去纵横百合天下。
但我看到的是大量的这种精神性问题的带来,所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在於,比如说您刚才说的,他讲能治愈大部分已知的疾病,这?这可能是对的,比如说肿瘤,比如说重大慢病,比如说现在连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的药物都出来了。我们的基因编辑我们的细胞治疗这些东西我们都出来了,我们把靶向药做的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更早的去防控,但是我一直问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病就没有痛吗?换言之,有病就不是健康人吗?你说人我就是糖尿病,你能说我这个人就不健康吗?换言之,你没有高血糖,但是你可能会有焦虑,你可能会有抑郁,你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其实没有一个人处於一个所谓的完美的这种健康状态。
反倒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如果今天的科学和医学,它没有温度的话,那它往下走的过程中,他可能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大。那有钱的人也许活到500岁,那没钱的人可能活到20岁。我们有科幻的片叫 In time. 就是每天都要去买时间,我一天很努力地打工,我当牛马,我就只能买一天的命。我如果稍微有一点点事情,比如说一辆公交车没赶上,我可能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特别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的发生。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我讲过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手里拿着一个锤子的时候,你看什麽都是钉子。你看到螺丝钉你也想捶他於不管是他讲的,或者是类似於大家都讨论过动不动矽谷就说人类永生了,我都觉得他们把生命现象理解得过於简单。因为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长度,同样也需要生命的广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温度以及生命的丰富度。
所以在我们讨论长命百岁的时候。甚至我们讨论开始接近永生的时候,一个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於我们的人性要安放在哪里?因为科学上没有尽头的,其实我们都是理工科毕业的,我们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那知道的越多,外面就是不知道的。所以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如果一直去追求科学的极限,最後我们就完蛋了,因为回到第一推动力上去,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公式,这些函数它最开始的时候,它为什麽自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依然是我们应该去终极理解世界的,或者说达到跟世界的一种和解的一个方案。比如说三体星人,你还记得刘慈欣的三体有一段说。他可能觉得你地球的科技都很 low 我派几个质子就能把你的基础物理锁死,但是他看到了人类的一些艺术,看到了人类的一些作品,他觉得这个玩意蛮有意思的。这就是我说的1543年当哥白尼把天球运行论发表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几何中心,但它有没有可能变成这个宇宙的精神中心?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200年,我们叫奇迹时代的这600年古希腊的这些先贤,中国的诸子百家,包括佛陀。包括耶稣,其实就是在那段时间,人类突然就在我们的艺术,我们的宗教,我们的科学可能你说都很原始,但突然就爆发出来。也就是说,今天他们的很多的思想的高度,他们对这种哲学角度的理解,他们对人与人,人与心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是今天我们科学掌握的多的人似乎就能超越的。
所以杜兰的基本观点是,也许我们可以把今天的疾病很多地能够控制在模样当中,但一定还会有新的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灵上大家实现一次集体的救赎,单纯让科技去跑的话,我看不到,似乎我们比过去会有一个更好的这样的未来,因为科技它只能决定我们人类奔跑的速度,那它的方向是被我们的爱,是被我们的文明,是被我们的这种觉知,是被我们自己内心的当中的这种善良,这种神性来去决定。我大概是理解。
对刚才尹烨老师其实提了好几个点,我是非常感同身受哈,首先大家讨论了一个 ai 平权的问题,其实,人工智能它本身这个技术它是有天然的资源均衡的这个价值属性,你说很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他怎麽能够学到好的教育资源,缺医少药的农村,他怎麽能够有一个很高水平的医疗资源,这些是通过 ai 可以帮助他们的。
对。
甚至一些特殊人群,他可能看不见,听不见,通过 AI 的技术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像我们一正常人的生活。在我眼里,就是 ai 带来的平权,包括今天 deep seek 他把这个实验室的工具走向了普通人?然後巨头玩的游戏变成全民 ai,这也是在一种 AI 平权。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是科技所有的,大家觉得特别不平凡,都是为了我们每一个平凡人而出现。可是这就对我们自己提出了要求,如果你的自己这个状态,你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去了解去学习,然後更多的可能就是在去追逐一些事情,而没有从人的本身去关爱自己和关爱你的思想,我觉得这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一些大厂现在也在去思考。
那麽这件事儿您怎麽看这个问题,我经常是鼓励自己,鼓励我们所有的学员和企业家和所有的用户,我说这十年咱们一定得挺过去,咱们得好好活着,不光是身体要健康,企业也要能撑下去,可能我们会迎来无限的未来。所以尹总从生物学的和 AI 高峰相会的这个角度给我们讲讲这个未来十年是不是真的是包治百病了?
尹烨 39:08
这个问题,我是从这两年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因为我现在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都来,我并没有看到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公平性的福祉。反而因为科技的进步,他把人类在智力这个问题上的筛选变得更加的严重,就等於说原来。
这就是我说的AI平权,您觉得还没有做得到?
换言之就是这麽说,我们假定说今天都会开车这件事情,你只要是我们说一个普通人。只要四肢健全,甚至一部分简单的残疾,我们都能开车,但是到了 AI 这个层次以後,不仅仅是 ai 包括我们自己很多的生物技术,他以为底层的逻辑越来越覆杂。他对於今天物理,化学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使得很多的人没有办法。从他的一种,特别是他过去,假如说没有很这种数理功底,你比如说我以前我就没上过大学,你现在给我突然来了这麽多稀奇古怪的一些概念,看起来一会包治百病,一会我就能够怎麽去纵横百合天下。
但我看到的是大量的这种精神性问题的带来,所以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在於,比如说您刚才说的,他讲能治愈大部分已知的疾病,这?这可能是对的,比如说肿瘤,比如说重大慢病,比如说现在连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的药物都出来了。我们的基因编辑我们的细胞治疗这些东西我们都出来了,我们把靶向药做的越来越便宜,我们可以更早的去防控,但是我一直问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是。没有病就没有痛吗?换言之,有病就不是健康人吗?你说人我就是糖尿病,你能说我这个人就不健康吗?换言之,你没有高血糖,但是你可能会有焦虑,你可能会有抑郁,你可能会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所以其实没有一个人处於一个所谓的完美的这种健康状态。
反倒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如果今天的科学和医学,它没有温度的话,那它往下走的过程中,他可能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大。那有钱的人也许活到500岁,那没钱的人可能活到20岁。我们有科幻的片叫 In time. 就是每天都要去买时间,我一天很努力地打工,我当牛马,我就只能买一天的命。我如果稍微有一点点事情,比如说一辆公交车没赶上,我可能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特别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的发生。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我讲过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手里拿着一个锤子的时候,你看什麽都是钉子。你看到螺丝钉你也想捶他於不管是他讲的,或者是类似於大家都讨论过动不动矽谷就说人类永生了,我都觉得他们把生命现象理解得过於简单。因为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长度,同样也需要生命的广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温度以及生命的丰富度。
所以在我们讨论长命百岁的时候。甚至我们讨论开始接近永生的时候,一个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於我们的人性要安放在哪里?因为科学上没有尽头的,其实我们都是理工科毕业的,我们都知道你知道的越多,那知道的越多,外面就是不知道的。所以已知圈越大,未知圈更大,如果一直去追求科学的极限,最後我们就完蛋了,因为回到第一推动力上去,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公式,这些函数它最开始的时候,它为什麽自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依然是我们应该去终极理解世界的,或者说达到跟世界的一种和解的一个方案。比如说三体星人,你还记得刘慈欣的三体有一段说。他可能觉得你地球的科技都很 low 我派几个质子就能把你的基础物理锁死,但是他看到了人类的一些艺术,看到了人类的一些作品,他觉得这个玩意蛮有意思的。这就是我说的1543年当哥白尼把天球运行论发表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了,地球不是宇宙的几何中心,但它有没有可能变成这个宇宙的精神中心?从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200年,我们叫奇迹时代的这600年古希腊的这些先贤,中国的诸子百家,包括佛陀。包括耶稣,其实就是在那段时间,人类突然就在我们的艺术,我们的宗教,我们的科学可能你说都很原始,但突然就爆发出来。也就是说,今天他们的很多的思想的高度,他们对这种哲学角度的理解,他们对人与人,人与心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不是今天我们科学掌握的多的人似乎就能超越的。
所以杜兰的基本观点是,也许我们可以把今天的疾病很多地能够控制在模样当中,但一定还会有新的问题。如果不能从心灵上大家实现一次集体的救赎,单纯让科技去跑的话,我看不到,似乎我们比过去会有一个更好的这样的未来,因为科技它只能决定我们人类奔跑的速度,那它的方向是被我们的爱,是被我们的文明,是被我们的这种觉知,是被我们自己内心的当中的这种善良,这种神性来去决定。我大概是理解。
对刚才尹烨老师其实提了好几个点,我是非常感同身受哈,首先大家讨论了一个 ai 平权的问题,其实,人工智能它本身这个技术它是有天然的资源均衡的这个价值属性,你说很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他怎麽能够学到好的教育资源,缺医少药的农村,他怎麽能够有一个很高水平的医疗资源,这些是通过 ai 可以帮助他们的。
对。
甚至一些特殊人群,他可能看不见,听不见,通过 AI 的技术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像我们一正常人的生活。在我眼里,就是 ai 带来的平权,包括今天 deep seek 他把这个实验室的工具走向了普通人?然後巨头玩的游戏变成全民 ai,这也是在一种 AI 平权。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是科技所有的,大家觉得特别不平凡,都是为了我们每一个平凡人而出现。可是这就对我们自己提出了要求,如果你的自己这个状态,你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去了解去学习,然後更多的可能就是在去追逐一些事情,而没有从人的本身去关爱自己和关爱你的思想,我觉得这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一些大厂现在也在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