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兰说AI】机器人会做家务了?

2025年10月22日 18:30

大家最近刷到Figure 03的视频没?那画面看得真让人心动,全身软乎乎的织物外壳,不是之前那种冷冰冰的金属,收拾餐桌时拿碗碟轻手轻脚,洗好的衣服自己扔进洗衣机,最绝的是没电了自己会找充电底座,脚底一贴就开始无线充电,简直就是理想家务机器人的模样。

但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这机器人看着厉害,但现在都没公开展示过,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官方自己发出来的视频。
反观我们国内,宇树的人形机器人早就不是“视频选手”了。
春晚舞台上它跟着跳舞,拳击赛上可以互相对打,前几个月北京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更是直接拿了百米障碍赛冠军,30多秒就跑完了。

而且普通人也真的能摸到、甚至买到。
实验室、大街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现在宇树G1售价9.9万,不是那种动辄几十万的实验室产品,所以在人形机器人这条赛道上,我们其实一点都不差。
美国那边擅长搞前沿概念,而我们强在落地量产。
毕竟从电机到骨架,我们拥有整个完整的产业链,不用依赖别人供货。

不过话说回来,Figure 03也不是没真东西,它那个叫Helix的“大脑”,确实是现在很多机器人比不了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慢思考+快执行”的组合:系统1就是“手脚麻利的执行者”,200Hz的速度飞快调整动作,抓东西时不会晃,连一沓扑克牌都能抽出最上面一张,这精度,靠的是指尖上能感知3克压力的传感器。
而系统2就像机器人的“参谋”,慢慢分析自然语言指令,比如你说“拿起沙漠里的东西”,它能先认出那是玩具仙人掌,规划好怎麽拿。

而这恰恰是现在人形机器人的关键差距:我们的宇树把“小脑”练得特别棒,南科大团队的G1,你推它、踢它,5秒内都能站起来,平衡算法做得相当可以。
但要说“自主决策”,比如你让它“收拾厨房”,要它自己判断先洗碗还是先擦桌,这部分确实还在追赶中。

而机器人的“大脑”好不好使,就得看算法和芯片了。
而说到芯片,最近我们这边又有一系列大动作:又是稀土管制,又是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还有华为、新凯来开发布会等等,这些其实都在透露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的芯片,可能真的就要有突破了。

而芯片一旦突破,让宇树机器人“自主做家务”的问题可能就能解决了,毕竟平衡、搬运这些“体力活”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就差个能灵活决策的“大脑”。
再结合现成的量产能力,说不定真能比国外先实现“机器人帮你洗碗拖地”的日子。

相关新闻